數數手指,2016年,是我入行第四十年;沒有什麼值得大事慶祝,卻有一些感受,值得分享。
由於我是家中最年幼的,我之前的姐姐,比我大五歲,已經有一點代溝,再加上哥哥姐姐讀書成績都很好,經常名列前茅,唯獨我,讀書成績一向中庸,無甚突出,所以很自卑,很怕跟兄、姊比較;成長的日子,陪伴我的,是一部原子粒收音機,無數的歐西流行歌曲,以及介紹這些流行音樂給我的「唱片騎師」們。
升上中學後,很快我就當上補習老師,自己賺錢交學費,省吃儉用。第一份送給自己的禮物,就是一個黑膠唱盤,和一張 Peter Paul and Mary 的黑膠唱片。當時的夢想,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「唱片騎師」。
1976年,我是浸會傳理系二年級生。後來誤打誤撞,竟然夢想成真,在商業電台做起「唱片騎師」!只不過,當時的表現,完全談不上「出色」這兩個字。我得到了一份夢寐以求的工作,但我沒有好好珍惜,被批評做節目做得不夠好,我覺得對方是刻意針對,我很不忿氣的離開, 然後加入香港電台。那時我被力捧,被安排主持晨早黃金時段一個叫「音樂蛋」的節目。做了不到三個月,電台高層就以不夠經費為藉口,要求我主持凌晨的另一個節目「輕談淺唱不夜天」!我仍然記得第一個通宵的晚上,第一個小時,我只播了五、六首歌,包括了梁祝協奏曲,以及在炎炎夏日的晚上,播放長達十多分鐘的聖誕串燒歌!我深深不忿,充滿怨氣,「難聽」,已經不足以形容我主持的這個節目。
兩個星期之後,我收到一封聽眾的來信,也是當時唯一的一封聽眾來信。信中很簡單的寫著:「親愛的節目主持人:如果你不想做這個節目,請你離開,我是一個需要音樂去幫助我通宵工作的聽眾。」沒有憤怒,沒有責備,輕輕的四句說話,卻狠狠的摑了我一大巴掌。叫我想了很久很久:「鄭丹瑞,你說過你自己很喜歡做『唱片騎師』,可是,你從來沒有用心去做!你的夢想太容易得到了,於是,你隨隨便便的就放棄了。」
自此,那封信之後的每一個「輕談淺唱不夜天」,我都用心地播好每一首歌,講好每一句說話。聽眾點唱信也越來越多。三個月之後的一個晚上,我收到了渴望已久的一封聽眾來信:「親愛的阿旦,請你在凌晨四點鐘新聞之後,播出 Eagles 的The One You Love。」我認得那字跡,正是三個月前要求我離開這個節目的那位聽眾。信裡面,沒有半句讚美的說話,但是我已經有說不出的感動和滿足,因為他終於同意了我可以留在「輕談淺唱不夜天」這個節目,用我精心挑選的歌曲,陪伴他渡過漫長的夜晚。
老實說,之後我製作的「三個小神仙」、「小男人周記」,雖然成為廣播界的傳奇,但成功感卻遠遠不及我得到這一位無名氏聽眾的認同。
夢想當然可以成真,若不好好珍惜,它隨時會變成一個惡夢。
我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,但當我站在保齡球場上,卻事事追求完美。只因追求完美,往往在打球時想著應該怎樣行好每一步,要把球放到哪一個箭咀,用多大的力度和角度,反而變成了壓力,緊張影響了節奏和動作。原來太刻意、太小心,連本來可以輕易而舉打中的球瓶都可能會錯失。人生亦然。
保齡球人生.完美300分
每一個保齡球手每局都想打出完美300分,現實卻不可能。打失了要怎麼做?就此放棄嗎?自怨自艾嗎?怨天尤人嗎?一局十格,我一定想全部打中,第一球打全中,好!集中精神繼續努力打下一球,還要細心留意球道變化,不能一成不變地打到最後;這一球打不到全中,還有補中的機會,大分瓶都要奮力一試!那一球打得不夠好,也要調整一下自己,抖擻精神,重新出發。其實,保齡的特色就是做好自己,每一格都是重新的開始。
完美300分是一個目標。只有300分才是勝利者嗎?不一定。只要你打每一球時都盡力而為,不管你得到多少分,你都是一個勝利者。願意與大家分享一句聖經金句:「忘記背後,努力面前,向著標杆直跑。」
勝利過後,一切回歸於平淡。當我細心回味過去幾年發生的事,發覺我能夠得到今天的成就,實在有賴很多很多在我三十年的人生中遇到的人和事。
我很感恩,在我的人生中遇到您們-我的家人
我們的感情很好,您們一直很支持我,讓我做我喜歡做的事情,在我傷心失意的時候,陪伴安慰我,鼓勵我重新振作。
爸爸,我特別感激您,您不僅養育我,更教導我,教曉我很多需恪守的做人道理;您亦是我人生的明燈,在我迷失方向的時候為我引路;您更是我做人的榜樣,從來都是以身作則去教導我,讓我學會如何以禮待人,樂觀面對所有事情。
我很感恩,在我的人生中遇到你-保齡球
爸爸在我八歲時讓我認識到你,當年我捧起十多磅的你在球道上把你拋出去,就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你了,至今已經有二十多年了,我很開心我一直都有你在我身邊,伴隨著我的成長。
比很多人幸運,能夠把個人的興趣變成事業,如果沒有你,我不知道我會做什麼職業。我很慶幸我一直沒有放下你,你也從未放棄我,雖然當上全職運動員不會為我帶來豐厚的收入和大富大貴的生活,但是我卻可以繼續打球,可以繼續好好努力鍛煉自己,將我擅長的事情做得更好。
是你,讓我在十六歲成為「神童」,多年來為我帶來不少榮譽,讓更多香港人認識我;是你,令我不斷努力提升自己,追求每一球的完美,爭取在更高水準的國際比賽中贏到更多的獎牌;亦是你,見證我每一次高低起跌的成績,陪伴我渡過每一場的勝利與失敗。
今天,我與你終於站在世界冠軍的頒獎台上,希望在未來的日子我倆會一起經歷更多如此珍貴的時刻。
我很感恩,在我的人生中遇到-癌病
曾幾何時,我很討厭你,因你搶走了帶領我初登亞洲賽場的好拍檔,與我並肩作戰的良師益友,令年少成名的我孤獨地接受保齡球場上的挑戰;曾幾何時,我很憎恨你,你帶走了我至親至愛的父親,令觀眾席上缺少了一個與我分享勝利的喜悅、為我檢討失敗的原因的重要一人;曾幾何時,我很害怕你,你的出現讓我初次感受到死亡的恐懼,忽然間覺得人生像是沒有了把握,以前計較地爭取的一切都變得沒有意義。
不過因為你,讓我對人生有了新的體會,讓我更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,不再逃避而是要正視自己的問題;不僅學懂了活在當下,享受眼前的一分一秒,更學會了珍惜… 珍惜身邊的每一個人,珍惜每一次機會,因為我不知道還有沒有下一次機會。
人生甚麼最重要?怎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?
跟很多香港人一樣,小時候我已想像自己長大後會成為專業人士或在商界創一番事業。於是,跟不少香港學生一樣,我在大學時理所當然地選修經濟科,一心希望畢業後從事金融相關的行業,立志要成為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。
當我沾沾自喜、躊躇滿志計劃自己的人生,滿以為前路將一片光明時,卻想不到原來人生不一定是康莊大道,就算別人眼中含着銀匙出生的我,人生路途都充滿着預計不到的事情,都有烏雲密佈的日子,荊棘滿途。
記得那年我18歲,剛入大學便突然患上病因不明、無法完全治癒的極罕見血管病高安氏動脈炎,需接受多次搭橋手術以開通嚴重堵塞的頸動脈和腎動脈血管。生病卧床的日子絕不好受,不能上學之餘,更要學習接受與這個病糾纏一輩子。日子一天天過,由難以接受到漸漸學會與它相處,盡量減低疾病對我日常生活的影響。
病癒是很大的福氣,也明白到沒甚麼比身體健康更為重要。現在,我每日仍要服用幾種藥物、定時做身體檢查、見醫生,但偶然仍發生血管栓塞的情況,需進行簡單手術。但我不會讓疾病擊倒。病後我為自己定下正面的目標、做運動讓自己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,小心飲食對自己的健康負責;保持心境安然、也不隨波逐流。
而在休養的日子,我更由主要修讀經濟變成藝術科目,因後者不需經常上課,到最後更以修讀藝術畢業。世事無常,不修經濟科對我而言反而有更大的收獲;患病過後亦令我人生觀有極大的轉變。
今天,不少學生在選科時會先考慮該科目是否吃香,可否「搵到錢」,會否取得專業資格等,當年情況更甚。當知道我修讀藝術,有些人會直接問我:「讀藝術有甚麼用?」「搵到食嗎?」對不少香港人來說,賺錢與否最為重要。
現在,我雖不是以作畫維生,也沒資格,但藝術令我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大的思考空間。在公職服務層面,例如在參與古物古蹟項目的評審時,我不會單純考慮項目的經濟效益、更會考慮人文、文化、歷史等因素,跳出框框的思維,也讓我更容易接受創新事物。
十八歲那年,我無端碰上了病魔,曾感到不忿、不甘心、怨天尤人,及後漸漸接受現實、接受與疾病相處。正因為明白世事無常,更會鞭策自己,不單要愛惜身體和身邊的人、更要服務社會,希望令自己擁有更充實的人生。
人生甚麼最重要?怎樣的人生才算是成功?
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,我重新認識生命。其實,人類的物質所需很多時比所想的為少。或許有人會認為我出身富裕家庭,當然會說金錢非最重要。但經歷生死,的確讓我學懂珍惜,學會知足,明白很多事情非金錢可以衡量。個人的修為、情操、品格都在物慾之上。
患病失去部份健康,卻令我尋回更多人生的意義。人的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,更要用心做事,以免人生有太多遺憾。
我的電影常被認為是環繞夢想的主題,這其實是令我有點尷尬的。拍《狂舞派》時,我從沒意識到這是關於夢想的電影。我和很多身邊的人,每天都活在如戲裡角色的世界中,很努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,而不會把夢想掛在口邊。
到拍《哪一天我們會飛》,我確是多一點自覺去談及夢想這個元素,但我也不會說這套戲的主題就是講夢想,更絕對不是甚麼鼓勵人要追夢。它提到的反而是我們往往會把夢想看得太簡單。
如果你喜歡的是畫畫、踢足球、寫作、 玩音樂,這些看似與經濟沒有很直接關係的活動,那麼無論是過去和現在的香港,都從來不是一個讓你發夢的好地方。現在香港正處低氣壓、社會分化,理應更難追夢,但反而社會上似乎有更多人講夢想,為甚麼呢?
現在的年輕人要買樓一定比從前困難得多,但無可否認,我們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條件,一定比三、四十年前好吧。所以現在有更多的年輕人,不會只求溫飽、物質上的滿足,而是重視心靈上的富有,包括追求「自己喜歡做的事」,以及「對社會的理想」。再者,由於資訊和科技發達,現在的人,無論要發掘和展開「自己喜歡做的事」,以及對社會對世界資訊的接收與回應,也一定也比從前容易得多吧。這本應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年代。然而,這些心靈上的價值追求(即所謂夢想),比起生活衣食住行等物質條件的追求,卻是更難去量度。而且你的夢跟我的夢可以很不一樣。更糟糕的是,你的夢想可能阻礙到我的夢想。
上一代人都紛紛說,年輕一代未捱過苦、被寵壞,太理想化,太不切實際了。我卻只能說,這是沒辦法的。年輕人確是普遍未受過上一代的艱苦,但這是誰的錯嗎?況且,既然己經活在一個更富裕的環境裡,不就是應該有更高理想的追求嗎?難道我們為了社會多些安寧、易些管理,而寧可年輕人少些見識、少些發聲、少些觀照良心嗎?人類的文明不能開倒車吧。 所以,即使社會很混亂,我們亦只得沉住氣,共同去承擔,憑良心,忠於自己一步一步的繼續走下去。
人們常叫我說些話鼓勵年輕人,但我最想說的,其實是年輕人鼓勵了我很多。如果硬要我老氣橫秋地給點甚麼意見,請容我說:「Keep calm and carry on」。你們很多已經夠熱血了,但我還是相信一種「既熱血又冷靜」的狀態,才是最好去成就事情的。放下自我,不受情緒影響理智,才能判斷甚麼應該、值得、可以去做;甚麼是不。時間一定是站在年輕人一邊的,這不是故意挑動世代分化,而是不得不承認的客觀狀態:後浪一定會湧上來推過前浪的。只不過,人的精神還仍能憑意志超越年齡:年青不在年齡,而在心態和精神。
市民給了我一個綽號 — 神奇「呂」俠!
這個稱號,讓我常常想起當年的我,除了傻勁之外,真是咬緊牙關,有淚在心裡流。面對難關我仍是笑嘻嘻的,還記得從梁浩深校監先生得知因為是村校,所以必須為校舍做每三年一次的專業評估,評估收費約六千元,如能找到相熟的專業結構工程師處理,或可以三千元完成評估報告……唉! 哪裡來三千塊呢? 學校的門窗、洗手間、冷氣機……還有更多需要修葺處理的啊! 但是我只笑說「三千塊! 又要儲錢了,哪有三千塊呢? 呵呵呵!」 真不知道是母親遺傳的樂天個性,還是我真的知道,往後的路更崎嶇!
因為學生人數太少,雖然當時已經由五位,增至八位,但是仍是只有幾位啊! 往外的學習參觀彷彿難上加難。 怎安排旅遊車呢? 難也得處理,要讓孩子得到多方面的學習,參觀是少不得的! 那怎辦好呢? 一鼓作氣,約好家長、義工,一人一票,即是一人一張「八達通」票,一行十多人,浩浩蕩蕩地乘公共巴士去元朗市參觀警局去了。能排除萬難,紓憂解困,給孩子好的,身為老師,心裡是溫暖的! 此外,為求學生能愉快上學去,「家訪」是必要的。能於課堂以外幫助他人,讓社會被遺忘的角落,再添溫暖,即使工作有多艱難,也願意一試。
這是一個香港老師的故事。香港的教育路從來不易走,但身為一位老師,總對教育有一點熱情和承擔! 當教師是一份以身教,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工作! 我便是憑着這一份使命感,決定重執教鞭,以20多年國際幼稚園的教育經驗,到鄉村去作育英才,教書育人。
這件事對很多人來說,是不可思議的,「酬勞少、付出多」並不符合大多數人的盤算。現代人追求的是即時回報,說愛與付出,大部份都是有條件的,沒有人願意相信世間上真有人不計成敗、不計收穫,卻只管付出。
我卻一直認為能當上老師,作育英才,把文化、知識傳揚,能幫助幼小的學童上學,反而是得到很大的祝福! 我並不是做了很多很多,只是堅信 — 推己及人,守望相助,是香港一貫以來寶貴的核心價值。
現在除了學校的工作,還常到中學、大學講學,與青年人分享經驗。 當我細說救校的真實經歷,困難處處……青年人的臉上,總是掛著難以置信的表情,那正正就是我希望他們思考的,我願意作為最低薪校長的原因 — 為什麼有人不可為而為之……還是事在人為?
總不相信有錢萬事足,因為我們還有理想!
「呂」俠不易做! 教師工作是一份言教、身教的任務,需要持續地付諸行動,說來一點也不容易。唯希望各位,在挫折、難關面前,莫忘初衷,不讓心裡的信念、熱火,輕易熄滅,憑著不輕言放棄的努力,以個人的專業,服務他人,讓我們的香港,更美好、更溫暖!
這是我與元岡幼稚園的香港故事,又能帶給你多少啟示?
廉政公署成立於1974年,那年剛好是我的會考,所以,對它成立之前和之後的香港有什麼不同,我是略知一二的。
廉署(ICAC)的成立是香港歷史發展的其中一個分水嶺。我認為ICAC中最重要的是「I」- Independent。而在廉署本身的發展歷程裡,很重要的就是確定了教育這方針,當年確立這方針的朋友很有遠見。
先講兩件真實發生過的故事:
其一,天水圍有一位小學生在「我的志願」作文功課中說他將來長大之後要「攞綜援」,因為爸爸說不用努力讀書,可以有政府養。
其二,內地另一位小學生的志願是長大之後「做貪官」。
大家看,人的觀念在小學時期已經成型了,整個社會便是一個超級學堂。
再講第三個故事,我在東京看一台《Lion King》音樂劇,全場千多座位都是小朋友。在演出前沒有提醒觀眾關手機的廣播,而當時的演出,我一次電話鈴聲也聽不到。不用提醒,大家都知道不要開手機,這便是教育。
在此,推介近年出版的一本書《The Power of Habit》,說的是要改變生命,就是要改變習慣。
讓清廉變成習慣吧,讓將來做貪官這觀念永遠消失吧。
讓清廉成為習慣。
我的一生大起大落,28歲因意外致半身癱瘓,需坐在輪椅上生活。
至今已經四年了!但我仍然抱著希望總有一天能重新站起來。
我來自一個普通的公屋家庭,自幼便立志要成為一位運動員。憑著良好的體能及堅毅的信念在運動場上多個項目都有優越的表現。2000年開始接觸攀石活動,訓練半年後便獲機會代表香港參加亞洲青年攀石錦標賽。第一次便獲得亞洲青年攀石錦標賽-速度賽冠軍。隨後我便集中精神在攀石項目發展,開始了全職運動員生涯。
在十一年全職運動員生涯中,我獲得過四屆亞洲冠軍、十屆全國冠軍、2007年世界排名第八位。較為香港市民認識的還有2008年長洲搶包山冠軍,贏得「亞洲攀石王」的稱號。
作為運動員,我提醒自己不要小看自己,也不能自大,並嚴格的對自己作出要求。每場比賽不論結果都要發揮自己應有的水準,讓自己無任何藉口及後悔的機會。這就是我多年在運動場上的心態。一起落場競技的每位參賽者都有機會成為冠軍,努力做好自己便可!
當初由一名「屋村小子」,變成亞洲冠軍及世界排名第八,對我及家人來說已經是一個傳奇!
2011年12月9日,在屯門公路上,我遇上連環車禍,當場昏迷。
醒來的時候已經全身無力,下半身穿上尿片。意外導致我神經線受傷,盆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。冷、熱分不清楚,最難接受的是連大小便都無感覺!
當年的精英運動員瞬間變成廢人,度日如年!每天只能攤在病床上,所有事情都需要別人幫忙!
當時的我,感覺多年建立的一切一夜之間失去了,同一時間我太太已經懷孕七月。我感到很迷惘及失去做人的方向。後來,幸得家人、朋友、體育界的支持及香港市民的祝福鼓勵,我決定鼓起勇氣,放棄及忘記之前的黎志偉。
我學習輪椅上面的生活細節,由飲水吃飯開始慢慢學習。每天定下目標便無不再胡思亂想,只想著怎能拆解問題。三個月後,我已經學會用輪椅出入及生活。待孩子順利來到人間後,我和太太便一同出院去面對日後的生活。
傷殘人士重歸社區,真的不容易。起初我介意別人看我的眼光,怕聽到難聽說話。隨後想通了,生活開始充實起來。我慢慢開始再次投入運動,輪椅劍擊、乒乓球、籃球、馬拉松、獨木舟、帆船、潛水、攀石、拳擊。透過運動我讓自己重拾自信,想讓其他同路人知道,生命是屬於自己的,不要用殘疾作藉口,要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。
2013年我重拾攀石教練工作,開始重新教學生攀石。雖然不能作親身示範,但憑著經驗總算能指導訓練技巧及比賽心得。生活開始忙起來,想著怎樣嘗試不同的運動、探訪病友鼓勵他們走出來、四出舉辦講座、出席分享會、出版書籍等。心態就是要讓自己充實起來,要證明給當年幫過我的朋友及市民知道,我今日雖然半身癱瘓,但還能活得很好,以此來報答他們。
2014年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,對我及家人來說是一個意想不到的嘉許,獲獎後我更加名正言順地去幫同路病友走出來,同樣有出路的。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吧。希望大家也能活出自己的一片天。
2015年我剛剛過32歲,感覺自己好像活了70歲的人一樣。經歷了人生很多事情,遲出道但早成名、正當人生高峰時跌落深淵、由一個癱瘓人到獲選十大傑青,生命再次重燃生機。
人生活著便要過得精彩,每天醒來,快樂不快樂其實在乎你的選擇!
無論面對什麼處境,都要順著應對,活在當下!祝福大家都有個美滿人生。
人生逆境時,切記忍耐。
人生順境時,切記收斂。
人生得意時,切記看淡。
人生失意時,切記隨緣。
人生總是在經歷轉折後,才能贏得一個全新的自己。